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56篇
  免费   2434篇
  国内免费   3363篇
测绘学   391篇
大气科学   4180篇
地球物理   1478篇
地质学   5352篇
海洋学   1588篇
天文学   2356篇
综合类   691篇
自然地理   1317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388篇
  2021年   462篇
  2020年   464篇
  2019年   534篇
  2018年   468篇
  2017年   492篇
  2016年   512篇
  2015年   578篇
  2014年   745篇
  2013年   785篇
  2012年   823篇
  2011年   806篇
  2010年   640篇
  2009年   946篇
  2008年   784篇
  2007年   1023篇
  2006年   842篇
  2005年   831篇
  2004年   709篇
  2003年   642篇
  2002年   530篇
  2001年   484篇
  2000年   441篇
  1999年   403篇
  1998年   398篇
  1997年   240篇
  1996年   166篇
  1995年   208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156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采用半连续培养方法研究了温度和营养盐(N和P)限制对中国东海2种重要赤潮生物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生长及种间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东海原甲藻在20℃和25℃时生长状态良好,具有明显的指数增长期,15℃时细胞生长明显受到影响;中肋骨条藻具有较广的温度适应性,15~25℃时均具有明显的指数增长期。东海原甲藻可以忍受低营养盐环境并种群增长,而中肋骨条藻细胞增长需要较丰富的营养盐。在营养盐充足的环境里中肋骨条藻具有竞争优势,相反,在营养盐限制的环境中,东海原甲藻是竞争的优胜者。实验结果与东海原甲藻赤潮爆发现场的环境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可以作为解释东海原甲藻赤潮形成原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2.
梭鱼标准代谢、内源氮排泄与体重和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 13.5 ,18,2 1.5 ,2 4和 2 7℃ 5个温度条件下测定了梭鱼 (体重范围 1.88~ 14.0 2 g)的标准代谢率和内源氮排泄率。梭鱼标准代谢率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 ,二者的关系为幂函数关系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二者的关系为指数关系 ;标准代谢率与体重和温度的关系可用如下方程表示 :RS=0 .12 4 6 W0 .9954 e0 .0 84 1T(r2 =0 .92 2 0 )。梭鱼的氨氮、尿素、总氮及能量的排泄率随体重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与体重为幂函数关系 ,与温度的关系为多项式形式。梭鱼氨氮和尿素日排泄率的变幅分别为 0 .15~ 0 .88mg N/d和 0 .0 3~ 0 .2 9mg N/d。不同温度下 ,尿素排泄量占总氮比例在 9.9%~2 2 .4 9%之间 ,随温度升高该值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3.
124.
本文根据CTD观测资料,分析了研究海区的温、盐、密度跃层的分布与变化,讨论了逆温逆盐层的分布区域,并从跃层角度出发,分析了深层水的涌升,黄海冷水团的上边界以及台湾暖流在东海北部的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125.
The Formation and Circulation of the Intermediate Water in the Japan Se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formation and circulation of the Japan/East Sea Intermediate Water (JESIW) and the Upper portion of the Japan Sea Proper Water (UJSPW), numerical experimen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using a 3-D ocean circulation model. The UJSPW is formed in the region southeast off Vladivostok between 41°N and 42°N west of 136°E. Taking the coastal orography near Vladivostok into account, the formation of the UJSPW results from the deep water convection in winter which is generated by the orchestration of fresh water supplied from the Amur River and saline water from the Tsushima Warm Current under very cold conditions. The UJSPW formed is advected by the current at depth near the bottom of the convection and penetrates into the layer below the JESIW. The origin of the JESIW is the low salinity coastal water along the Russian coast originated by the fresh water from the Amur River. The coastal low salinity water is advected by the current system in the northwestern Japan Sea and penetrates into the subsurface below the Tsushima Warm Current region forming a subsurface salinity minimum layer.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26.
127.
LabVIEW设计中压力传感器的RBF神经网络温度补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石油平台注水压力监测系统设计中 ,采用LabVIEW虚拟仪器平台 ,嵌入逼近能力强和收敛速度快的RBF神经网络 ,以人工环境实验数据为样本进行训练 ,实现了压力传感器的智能网络温度补偿。结果显示 ,此方法能够在压力、温度变化较大的恶劣环境下 ,获得很高的补偿精度。  相似文献   
128.
东亚冬夏季风对热带印度洋秋季海温异常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多年的Reynolds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和NCEP/NCAR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热带印度洋秋季海表温度距平(SSTA)与后期东亚冬夏季风强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热带印度洋秋季SSTA的主要模态是全区一致(USB)型和偶极子(IOD)型,USB型模态主要代表热带印度洋秋季SSTA的长期变化趋势,而IOD型模态主要反映热带印度洋秋季SSTA的年际变化。热带印度洋秋季海温气候变率中既存在着明显的ENSO信号,也有独立于ENSO的变率特征,独立于ENSO的热带印度洋秋季SSTA变化的主要模态仍是USB型和IOD型。前期秋季USB模态与东亚冬季风及东亚副热带夏季风之间为负相关关系;与前期正(负)IOD模态相对应,南海夏季风强度偏弱(强),而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强度偏强(弱)。USB型和IOD型模态对后期东亚冬、夏季风强度变化的影响是独立于ENSO的,但ENSO起到了调节二者相关显著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9.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发生和演变机制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发展的第三代海洋模式(L30T63 OGCM)进行了改进。分析了该模式1959年1月—1998年12月的40a积分结果,以此研究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发生、发展和消亡的物理机制。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赤道印度洋表面异常东风引起的异常环流结构是偶极子发生、发展的主要动力学原因,其表面异常东风转换为异常西风所引起的异常环流结构调整是偶极子消亡的主要动力学原因;海气界面热通量异常的交换对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距平偶极子模态的形成和演变起着重要的作用;垂直输送作用是热带印度洋次表层海温偶极子模态发生和演变的主要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0.
温差能驱动的水下滑翔器设计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论文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温差能驱动的水下滑翔器,并对它做了水域实验研究。文章讨论了温差能驱动的滑翔器运动机理及其在垂直剖面的运动分析,得到稳态运动的参数解。结合能够把水域温差能转变为机械能的热机设计以及滑翔器的主要机械结构和控制硬件系统设计,完成了滑翔器的初步设计与开发。滑翔器在千岛湖进行了水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此水下滑翔器完全能够利用温差能实现预定的滑翔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